雕版印刷出现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古老的印刷形式,对人类文化传播与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
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历来是雕版印刷的重镇。清代康熙年间,曹寅在此主持扬州诗局,专门雕刻印制内府图书,其刻印的《全唐诗》等典籍,写刻校印俱佳,被誉为“康版”,成为中国雕版印刷史上的典范。此后的扬州书局、淮南书局、江北刻经处、陈恒和书林等,一脉相承,扬州的刻书业经久不衰。
今天,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协调下,积极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5年,国内唯一的雕版印刷专业博物馆在扬州成立。2007年,国家文化部确定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扬州雕版印刷出现了首位雕版印刷国家级传承人。
广陵书社原名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成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当时主要从事古籍版片的收集、整理、修补和印刷工作。在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经营,社里集中了近三十万片明清以来的珍贵古籍版片,并保存了全套雕版印刷装订工艺。2002年底,广陵书社出版社正式成立,主要任务即是利用古代雕版工艺,出版雕版古籍,出版我国传统的线装图书。作为一家富有特色的专业出版社,长期以来,广陵书社一直坚持以保护传统工艺、繁荣古籍出版、传播学术文化、整理地方文献、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以大中型古籍整理图书、扬州地方文化图书、雕版活字图书、线装礼品图书为出版特色,尤其是线装书的印制、出版,在国内外久享盛誉。
广陵书社致力于保持雕版线装的文化特色,出版了大量极富传统韵味的雕版古籍。首先是新雕新印典籍。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社里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历时近二十年时间,将清代乾嘉学派重要学者焦循的稿本《里堂道听录》雕版印刷成书,全书四十册,是新中国成立后新雕刻出版的规模最大的图书之一。之后又陆续雕版出版了一批典籍。近年来,广陵书社成立了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由国家级雕版印刷代表性传承人主持,主要任务一是培养雕版技艺传人,以使这一古老工艺薪火相传;二是出版雕版印刷图书,目前已完成影刻宋本《论语》和《孙子兵法》,计划精选宋元善本,影刻一套中华经典典籍。其次是利用扬州丰富的古籍版片资源,刷印部分雕版图书。历年刷印的重要典籍有《李翰林集》、《楚辞集注》、《古逸丛书》、《四明丛书》、《杜陵诗史》、《暖红室汇刻传奇》等。第三,线装影印一批历代传承的雕版精品,比如康熙扬州诗局版《全唐诗》,全套12函120册,规模宏大,影响深远,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性作品。此外,又研究复合活字印刷工艺,先后开发了木、泥、铜、锡活字本系列图书《唐诗三百首》、《毛泽东诗词》等。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书社不仅培养了一批雕版专业人才,而且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线装出版基地和具有一定影响的特色专业出版社。
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对广陵书社的传统文化出版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书社视察,并题词鼓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要领导亦曾到社视察指导,强调书社要坚持特色,做好线装雕版图书的出版工作,着力打造线装品牌。
目前扬州的雕版技艺传承和线装出版加工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广陵书社推出的雕版印刷系列图书,由于内容经典,装帧雅致,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增值潜力,作为中国国粹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喜爱东方文化的读者的欢迎,并被有关部门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雕版线装书在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面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