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人除了爱喝茶,还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茶文化,其中所包含的内容真可说是博大精深。中国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茶文化发展的历史。现在世界各国,特别是日本、韩国等地的茶文化无不深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部研究和鉴赏茶文化的著作,包括茶叶、茶具、水、泡茶、品茶等各个方面,对于我们现在进行茶文化的研究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应用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为了满足广大读者需要,特地挑选了其中重要的几种经典著作汇编影印,冠以《中国历代茶经》之名。
《煎茶水记》一卷,唐张又新撰。全文仅九百余字。前列刘伯刍所品七水;次列陆羽所品二十水。后面附有宋叶清臣的《述煮茶泉品》一篇,欧阳修的《大明水记》一篇。
《茶经》三卷,唐陆羽撰。此书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主要介绍了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等内容。
《茶录》一卷,宋蔡襄撰。此书是宋代重要的茶学专著,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侯汤、熁盏、点茶十目,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下篇论茶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九目。此书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
《品茶要录》一卷,宋黄儒撰。全书十篇: 一至九篇论制造茶叶过程中应当避免的采造过时、混入杂物、蒸不熟、蒸过熟,烤焦等问题;第十篇讨论选择地理条件的重要性。末有苏轼的跋。
《宣和北苑贡茶录》一卷,宋熊蕃撰。此书详述建(指建安,今福建建瓯)茶沿革和贡品种类,并附载图形和大小分寸,可以考见当时各种贡茶的形制。 全书正文约一千七八百字,图三十八。
《北苑别录》一卷,宋赵汝砺撰。此书附于《宣和北苑贡茶录》之后,以前书尚欠完善,另作此书。对茶叶加工技术记述尤详,较熊蕃之书更有新意,是研究建茶和贡茶的重要参考资料。
《东溪试茶录》,宋宋子安撰。东溪是宋代官焙产地福建建安的一个地名,此书即记载建安茶事。全书分八目,共三千多字,前五目详记宋代建安北苑、壑源、佛岭、沙溪诸焙沿革及位置特点。后三目乃是茶名、采茶、茶病的介绍,论及茶叶采制及茶品与自然环境之关系。
《续茶经》三卷,附录一卷,清陆廷燦撰。此书不但是清代最大,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茶书。作者陆廷燦在茶区为官,长于茶事,于采茶、蒸茶、试汤、候火颇得其道。此书十万多字,几乎是收集了清代以前所有茶书的资料。此书按陆羽《茶经》体例,分上、中、下三卷,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等十个大类,便于读者的阅读和比较,并保留了一些已经亡佚的茶书资料。
本书所选各著作皆以国家图书馆所藏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据其原大、原貌仿真影印。全书一函六册,宣纸印刷,双色套印,古色古香,高雅典致。不但是收藏爱好者的珍藏佳品,更是馈赠亲友、传情达意的高档礼品。

(徐大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