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晨晨
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戏曲以其特有的价值一直倍受人们的喜爱。明清是戏曲发展的繁荣期,而明清传奇在形式上承继了宋元时期的南戏体制。为了更好地保存文献资料,为当下的戏曲研究提供便捷的研究平台,广陵书社编辑出版了一套极具特色的戏曲丛刊,约请大连图书馆馆长辛欣汇编馆藏戏剧类、曲类善本古籍十种,是为《大连图书馆藏珍秘戏曲古籍丛刊》。本丛书主要选取了元代王实甫,明代陆采、高濓、汤显祖、释智达,清代钱德苍、金圣叹等人或著或辑注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各个时期都具有代表性。
本次所选十种戏曲古籍版本精善,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其中,《新锲出像注释李十郎霍小玉紫箫记题评》为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早期戏剧作品,记述了李益与霍小玉动人的爱情故事,采用明万历二十四年世德堂刻本影印。《紫箫记》今存版本较少,通常可见为汲古阁刊《六十种曲》本和明富春堂刊本(收入《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此世德堂刊本较为难得。《月露音》,明沛国凌虚子汉瞻父等辑,明万历四十四年静常斋刻本。该本选录明人散曲套数及传奇散出约九十种,插图七十余幅,刊刻精致,每幅图中均有题词。画境衬词意,诗情画意,颇具美感。《绣像歌林拾翠》,崇祯间奎壁斋刻本。此为目前所发现为数不多的明清折子戏选本之一,其收录《百花记》较全,尤为珍贵。《名家杂剧》,明沈泰辑,王世懋等评。崇祯间刻本。本书为名杂剧剧本选集,取材颇富,选收时审慎各种流派、风格,所据版本较为精善。《李卓吾先生批评无双传明珠记》,明陆采撰,李贽评。明刻本。《明珠记》是由唐传奇《无双传》改编而成,此《明珠记》版本,傅惜华《明代传奇总目》、李修生《古本戏曲剧目提要》、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等均未见著录。《鼎镌陈眉公先生批评玉簪记》,明高濓撰,题陈继儒评。清初师俭堂刻本。该剧描写了道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的爱情故事,被誉为传统十大喜剧之一。《贯华堂注释第六才子书》,元王实甫撰,清金人瑞注。乾隆三十四年芸经堂刻本。此书即金氏对《西厢记》的批评之作,并“增补唱和诗、各名家制义”。《新订时调昆腔缀白裘》,清钱德苍辑。清乾隆三十五年宝仁堂刻本。所收诸剧多以当时演出所用之实际演本刊印,尤其是情节科白部分与作者原本有较大出入,且收有部分罕见刊印的清初流传之高腔、乱弹、梆子腔等花部剧作。《异方便净土传灯归元镜三祖实录》,明释智达撰。清乾隆四十九年刻本。此剧以戏剧形式作晋时庐山慧远远公、五代永明寿禅师与明云栖莲池大师三祖传记,在佛门影响至大。《玉茗堂还魂记》,明汤显祖撰。清乾隆五十年冰丝馆刻本。此本以清晖阁进呈本为底本刊刻,版面开阔,行格疏朗,文字精整。内收精美版画三十余幅,刊刻精细,绣像线条飘逸流畅,人物神态栩栩如生,尤承明代徽派版画艺术风格余绪。
《大连图书馆藏珍秘戏曲古籍丛刊》不仅可为学者提供版本校勘考订之助,对学术研究、古籍文献整理等具有积极的意义,此外,其戏曲内容本身富含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对于了解、研究戏曲的创作、传承、流行,具有极高的文化史料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我们以宣纸线装形式出版,正文用纸采用高级定制的安徽泾县手工加重宣,封面则选用绢质面料,典雅、古朴。这种装帧形式既再现了典籍的原貌,又利于长期保存。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本《丛刊》又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雅致的典藏文献。
全书编排采用原大影印的方式,保持了文献的原貌。原《丛刊》11函67册,根据原书内容与规模,分为14函66册,其中《歌林拾翠》《明珠记》《归元镜》《还魂记》酌情调整分册。为方便查阅,每册前加单独内封一叶,注明书名与册数。原书若有内封,予以保留。为方便读者了解与使用,每种书前以书签形式附出版说明一则,简述作者、内容、源流及版本情况。
本书的出版也得到了相关领导、专家的支持,获得了2015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丛刊》还原了文献的本来面目,保存了极为完善的戏曲研究资料,是一项嘉惠学林的文献辑佚抢救工作,相信会对当今戏曲学研究,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发扬,均能起到推动作用。
(《大连图书馆藏珍秘戏曲古籍丛刊》(全14函66册),广陵书社2015年10月出版,定价:650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