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载心血结晶,廿余稿锤炼打磨
——六十余万字《扬州谜史文献集成》编辑手记
刘 栋
扬州谜史源远流长,自鲍照创制字谜,特别是明清以讫民国,灯谜创作中的范式“广陵十八格”、灯谜专著《广社》与《竹西春社钞》最早以谜格编排传世、扬州与北京、上海在灯谜创作上形成鼎足而三的局面等等,扬州灯谜创作手法之繁夥、参与创作人员之众多以及谜作谜话著作之丰富,在全国灯谜文化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影响深远。但是因为灯谜文化在封建时代的不登大雅之室,仅有一小部分文人雅士举行集会,成立谜社,举行专题探讨与交流。因此,灯谜文化虽然是大众参与,但仅有一小部分人参与创作,说谜语文化的传播是小众文化,也是不为过的。
本书整理者陈楠先生,自幼生活在扬州,博览群书,爱好广泛,不仅文字流畅,而且还精于棋道。青年时期即受灯谜文化影响,与当时全国谜家时相过从,得益匪浅,此后一直专注于全国谜史文献的搜集整理,曾参与《中华谜书集成》的标点整理。鉴于扬州谜史文献的浩繁,所以结成专辑,以保存乡邦历史文献,前后耗时18年,易稿20余次,方结撰完成。全书辑录了目前所能搜集到的扬州历代谜语作品14种、谜话13种及与谜语相关的掌故、诗文,并且梳理了扬州谜语的历史源流,分为谜史述略、谜作部分、谜文部分及零星史料四个部分,后附扬州谜史人名录。是读者了解扬州灯谜文化发展脉络与历史积淀的重要参考资料。
扬州灯谜文化是扬州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今仍然于节日与职工文体活动中经常举行灯谜猜射。仔细挖掘有关扬州灯谜的历史源流、存世文献,特别是厘清冶春后社、竹西后社等诗社、谜社的关系、人物,是一个亟待深入的课题。陈楠先生集18年之功,一直关注乡邦文化尤其是灯谜文化,不断搜集整理,成此60余万字的巨著,确实有着超乎一般人想象的恒心与毅力。特别是清末民初以来,一些谜语登载于北京、上海、武汉等外埠及扬州本地的报刊杂志上,搜罗更属不易,从中也可看出陈楠先生的淡泊志向、板凳功夫与成事决心。
初读书稿,觉得本书的编纂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分类合理。作者首先根据十余年的文献搜集和整理,厘清了扬州灯谜历史脉络,并作“述略”加以总括,提纲挈领,能够使读者更好地抓住和领会扬州灯谜文化之于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其次是谜作部分,主要汇编整理扬州灯谜专著与散见于报刊杂志上的灯谜作品,大致按时间先后排序。再次是谜话,主要为探讨灯谜创作的文字,包括一些掌故闲谈,极具趣味性。最后将部分不能归类的文字作为“零星史料”,置为一编。同时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扬州谜人,单独制作了名录。
二是整理规范。因为是古籍文献,涉及一般的整理规范,制订了比较详尽的整理凡例,并按照凡例规定加以严格实施。灯谜的刊布形制不一,谜面与谜底格式也不尽一致,甚至有的因停刊而未予登载,在整理时也一并作了统一和试猜,供读者参考。
三是简繁字处理科学。因为灯谜创制涉及到我国古代造字手法,如谐声、象形、会意等,如果全部改为简化字,一方面容易产生“露底”现象,另一方面也失去了灯谜创作的意蕴,因此在不影响文意的情况下,适当保留了部分繁体字。虽然于全书体例而言有失规范,但于本书性质而言,恰恰是相契合的。
四是态度严谨细致。陈楠先生是一位谨言慎行的人,话语不多,但对于文字的要求是极高的。因此在来稿的基础上,就编辑提出的修改意见认真采纳,与责编的交流、沟通非常顺畅,同时他本人也在节日期间不避繁琐,不断地锤炼文字,大大地提高了书稿的质量。
与陈楠先生相识不数年,也仅是在文联的一些活动上得识大名。后来因为曹永森主席的绍介,才认识庐山真面目,其时陈先生已经获得市文联文艺创作引导资金支持,出版了《肖山漫笔》一书。再次交流,方才晓得与先生同住一个小区,按照先生的说法,是城北肖山脚下。寓居扬州多年,我从未听过肖山一说,读先生书,获益良多。而先生的文字虽兼及考证,但趣味十足,读到会心处,不仅击节叫好了。此书前后又迁延三年方得面世,拖沓懒散也好,好事多磨也罢,总觉得愧对陈先生,也总觉得需要抓抓紧。好在庚子春节以来突遇疫变,反而能静下心来一力校读,福祸倚伏,尽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