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苏州府志》读者分享会现场
7月23日上午,由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广陵书社联合举办的《洪武苏州府志》读者分享会在第十届江苏书展举办。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陈兴南、副主任陈其弟、苏州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孙中旺、广陵书社副总编辑刘栋与读者共同分享《洪武苏州府志》(简体精装本)版本传承、整理缘起、内容价值与出版过程。
苏州历史上第一部冠以苏州地名的志书
《洪武苏州府志》由时任吴县教谕的卢熊所著,为南宋中晚期至明中叶近300年间苏州所存的唯一一部府级方志。其体例创始、资料搜罗编辑,对后来志书影响甚大。
在洪武十二年(1379)刊刻后,630余年间从未重刊过,传世稀有,颇为藏家所重。据陈其弟介绍,当年他在藏书目录中多方搜寻,只寻得传世4种版本。传世刻本只有国图和南图各一套。钞本有二,清抄本藏于苏州博物馆;明抄本藏于台湾,台湾成文出版社有“据明洪武十二年钞本”影印的《中国方志丛书》本。
国家图书馆藏《洪武苏州府志》初刻本《目录》作“郡人卢熊辑”,洪武十二年初刻,缺页配清初毛氏汲古阁影明抄本,递经毛晋、宋宾王、黄丕烈校勘。谢国桢《江浙访书记》称“民国壬子江安傅增湘先生旅游苏州,于苏州书贾杨馥堂手中购得是书,为常熟汲古阁毛氏及吴门石韫玉旧藏。且为娄水宋宾王校补”。
2015年《洪武苏州府志》
首部线装点校本整理出版
《洪武苏州府志》整理工作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在筹建市方志馆时,多方努力,终于征购到北京图书馆藏傅增湘藏明刻《苏州府志》复印本。然而,在校勘过程中,陈其弟发现不论是刻本还是抄本,都存在模糊不清和残缺较多的问题,不是加上标点即可出版那么简单。
陈其弟以洪武初刻本为底本,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的“据明洪武十二年钞本”影印《中国方志丛书》本作为参校本,并参校《吴郡志》《姑苏志》《乾隆苏州府志》《道光苏州府志》《同治苏州府志》或明清《吴县志》《昆山县志》多种志书。经过十余个寒暑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洪武苏州府志》整理。2015年由广陵书社线装出版,一函10册,8册为正文,2册为校勘记。
“一部名实相符的苏州府志。”这是著名方志学家仓修良先生在序言中对这部《洪武苏州府志》的评价。
时隔5年,简体本后出转精以广流传
修订缘起
·线装本限量珍藏,不能满足普通读者阅读研究的需求
·苏州志办考虑该志书的示范意义、巨大价值,出版精装简体本,使地方文献“化身千百”
·书社重新审校、与正史相考订核查,修订重印简体本后,将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后出转精的学术精品
修订内容
一、修订讹、误、脱、衍字。主要根据正史校核志书中的人物传记部分,解决志书本身在抄、刻过程中产生的讹、误、脱、衍字情况。
二、修订职官名称误点。
三、规范页下注。
“笨功夫”背后的发现与价值
刘栋介绍,此次修订既厘正了线装本中存在的一些讹误,为读者尽可能提供完善可靠的本子,同时我们也通过与正史中人物传记的逐字核校,解决了小传部分职衔、爵位等误点问题,这就使得今天与大家分享的这个精装本更具有“后出转精”的学术意义。
人手一编,吴郡文献传之不绝
这部《洪武苏州府志》,藏书家傅增湘希望能重刊“万本流传”,文献文家王欣夫希望“有力者据以重雕,则人手一编”。
苏州市的修志人员传承优秀修志传统,默默付出,无私奉献,成就这部简体精装本的《洪武苏州府志》面世,而让“吴郡文献传之不绝”。
苏州市方志办陈兴南主任总结:多年来,苏州精品良志层出不群,记录了昨日今夕的苏州历史故事,也成就了苏州文化渊薮的美誉。在分享会现场举行了抽奖签赠活动,20余位幸运读者得到了陈其弟亲笔签名的《洪武苏州府志》简体精装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