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书话
玉出昆冈 名留青史 | 新书《昆山历代人物志》出版
2021-11-2 11:42:442008
江苏省昆山市,地处江南“鱼米之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早在五千年前,昆山先祖就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近年来,昆山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体现了昆山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改革开放的活力。
昆山自古以来就是文风鼎盛,名人辈出,享有“玉出昆冈”的美名:卫泾(1159—1226),南宋文学家,昆山第一位状元;顾鼎臣(1473—1540),明弘治十八年(1505)状元,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曾建议昆山筑城,使昆山得以免遭倭难;归有光(1507—1571),明代著名散文家,为“唐宋派”代表;梁辰鱼(约1521—约1594),明代戏曲家,利用昆腔来写作戏曲的创始者,为昆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昆山三贤”之一;龚贤(1618—1689),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朱用纯(1627—1698),明末清初理学家,“昆山三贤”之一,以《朱子治家格言》闻名后世;徐乾学(1631—1694),清康熙九年(1670)探花,著名学者、藏书家,与弟徐元文、徐秉义皆官贵文名,人称“昆山三徐”……可谓群星灿烂,影响深远。
这些昆山历代名贤,在政治、文学、教育、艺术等各个领域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不得不让人感叹昆山人文历史的深厚底蕴。然而,历代典籍中记载昆山历代名贤的传记文字,大多散落于方志、笔记和诗文集中,专门的人物传记文献不多,且多以稿抄本的形式留存下来,深藏于各图书馆,普通人获取不易。这些都对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昆山深厚的优秀历史文化造成了困难。
有鉴于此,昆山市档案馆(地方志办公室)特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成立专门的课题组,对于现存的专门记录昆山人物的传记文献进行点校整理,希望在保存昆山地情资料的基础上,为昆山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提供有益的探索,做出应有的贡献,并且与已整理出版的历代昆山县志、乡镇志和专门志初步构成记录昆山历史、昆山文脉的体系。
本书凡收文献11种,内容丰富,范围广,记载时间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具体为:明方鹏撰《昆山人物志》,记秦汉至明嘉靖间人物;明张大复撰《皇明昆山人物传·名宦传》,专记明洪武至万历间人物;清叶均禧撰《昆山人物传》,续张大复之书而作,收明万历至清初人物;清潘道根、彭治辑《昆山名家诗人小传》,专门辑录清代昆山地方文人传记;清刘象春辑《玉山人文小传附集小传》,记清初至乾隆初年昆山人物之传记;清潘道根、杜彝编《昆山名贤墓志铭》,辑录晋至清代之间昆山名贤的墓志铭、墓表、墓记等传记资料;清潘道根、彭治辑《昆山先贤冢墓考》,收录上自唐代,下迄清道光间昆山人物的冢墓资料;邱樾著《昆山人物咏》,以诗的形式,对昆山自隋唐至民国的人物事迹作一吟咏;清曹梦元辑《昆山殉难录》,清张立平、朱善述等编《玉峰完节录·贞烈传·尽忠实录》,专记清初清军南下,昆山百姓抗争不屈而殉难之事;清顾本敬、潘道根等编《昆新两邑节孝贞烈存稿·采访昆新两邑节孝底册》,专门记录清雍正后昆山、新阳两县女子节孝贞烈之事。
本书所收文献版本稀见而珍贵,其中方鹏撰《昆山人物志》刊刻于明嘉靖年间,张大复撰《皇明昆山人物传·名宦传》刊刻于明崇祯年间,清雍正时又重修,刘象春辑《玉山人文小传附集小传》为清乾隆间刻本,邱樾著《昆山人物咏》为1936年铅印本,而其他7种则多为稿本或抄本,未曾刊刻。这些底本有来自台湾地区图书馆所藏,亦有来自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所藏,多为首次公诸于世。所以,本书的整理出版,对于深入挖掘和继承发扬昆山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书的出版,可与昆山历代编纂的县志、乡镇志和专门志互为补充,是昆山地方先贤留给后代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昆山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
为方便读者的使用,特编制了详细的人名索引,附于本书最后,以供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