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书话
广陵书社:立足线装图书 深耕传统文化
2009-8-4 11:41:485416
广义的图书装帧(装订)形式只有两种:洋装与线装。洋装是泊来品,包括精装、平装等形式,代表的是现代印装技术,以机器生产为特点,至今被广泛应用。线装是中国制造,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国粹,印刷载体一般限于宣纸(又一种国粹),纯手工形式装订,今天已极为稀见。鲁迅先生曾形容读洋装书就像捧着一块大石头,颇不惬意,还是线装书读来舒服。学者邓云乡先生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首先在于它的载体线装书;没有线装书,无处看线装书,不会看线装书,那就差不多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线装书在许多文化人眼里,是充满魅力的。
广陵书社作为全国唯一一家集图书出版、古籍版片保护和雕版印刷为一体的出版机构,多年来,一直坚持线装图书的出版特色,为弘扬传统文化尽心尽力。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该社已累计编辑出版雕版、活字、影印、排印等各类线装图书上千种上百万册,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线装图书出版基地。
2007年3月22日,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署长视察广陵书社,肯定了该社立足传统、坚持特色的做法,希望该社“保持特色”,“发挥优势”,“不断创新”,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富有专业基础、创新精神和高尚品位,在业内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出版社。柳署长特别提到要重视雕版线装古籍的出版和宣传,要求书社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全套雕版印刷工艺和珍藏的丰富版片资源,发挥优势,打造一批精品线装图书。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线装图书古色古香、典雅富丽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其实总结起来,线装书有几个主要的特点:一是用料考究,正文用特制的宣纸,封面一般用瓷青纸或者绫绢等丝织品,包装用锦、绸、布或木制函盒,使用这些珍贵材料制作的图书,实际上又是一种艺术品。二是制作工艺复杂,雕版印刷要经过写样、雕刻、刷印、对线、分书、折页、撞书、齐栏、包角、打书根、贴签条、上函套等二十余道工艺,纯手工制作。且雕版技艺的传承以家族为主,如今人才匮乏,不易传播。三是字号较大,且纸质柔软,易于翻折,方便阅读。四是利于长久保存,具有收藏和保值增值价值。广陵社上世纪八十年代及以前印制的部分线装书,如今在古籍拍卖会上已经现身,并屡屡拍出高价。五是品位高雅,适合作为馈赠礼品。广陵社出版的活字本《唐诗三百首》、雕版本《李翰林集》等线装精品图书就曾作为国礼赠送法国总统希拉克等贵宾。
近年来,随着收藏热与国学热的兴起,社会交际及各地旅游形象宣传的需要,线装图书的需求出现了持续增长的态势。广陵书社本以线装出版知名,所出线装书中,以下几类热销势头不减:一是普及本的古典文学及文化名著。古典名著,魅力常新,经典的内容,配以传统的形式,深得文化人的青睐。广陵社最早排印出版了线装本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由于物美价廉,常销常印,至今已销售数万套。史学名著《史记》、《资治通鉴》等亦受到读者欢迎。为了让线装书能装点寻常百姓书橱,又想方设法降低成本,率先开发了小开本、低定价的线装普及读物《文华丛书》,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四书》、《孙子兵法》、《传统蒙学丛书》、《古文观止》、《老子》、《庄子》、《纳兰词》、《菜根谭》等国学经典择要收入,几十元的定价,已与普通平装图书相差无多,物超所值,引起读者的浓厚兴趣。
二是雕版与活字印刷古籍。中国是雕版印刷的发源地,雕版印刷作为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扬州的雕版印刷源远流长,如今广陵社的雕版印刷技艺已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扬州市为更好地保护广陵社珍藏的古籍版片,建设了国内唯一的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为了充分发挥优势,该社既利用藏版,刷印了《楚辞集注》、《暖红室汇刻西厢记》、《桃花扇》、《杜陵诗史》等珍贵古籍,又新刻新印了清代学者焦循的《里堂道听录》等大型图书。活字印刷技术因久已失传,广陵社复组织力量进行技术攻关,查阅资料,请益专家,反复研究,终于复活了这一技术,并相继出版泥活字本《毛泽东诗词》、木活字本《孙子兵法》、铜活字本《论语》、锡活字本《老子》等书。雕版、活字图书因其独特的版本价值和升值潜力,更得收藏家的青睐。
三是书画艺术类图书。宣纸线装的形式更能体现书画艺术作品的魅力和神韵。这方面的选题层出不穷,也是书社着力开发的重要领域。为了方便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曾经精选历代名家碑帖,以较低的价格出版线装普及本,反响良好。近年出版的《扬州八怪书画精选》、《郑版桥艺术珍品集》、《林散之书法选集》等受到读者欢迎,均已数次重印。目前正尝试编辑出版当代书画名家的书画作品,如书法家高昌礼先生手书《曾子名言•历代名人赞曾子》,画家傅梅影先生的《墨梅精品集》等。
四是城市宣传读物。随着城市对外交往的拓展,对外宣传的加强,政府礼品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线装书作为高雅的文化产品、精神产品,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馈赠佳品。为了更好地宣传扬州日新月异的城市形象,展示扬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近年来,广陵社与市有关部门积极合作,出版了一批独具特色的线装书,如配以精美邮票的《烟花三月》、《二分明月》,图文并茂的《历代名人咏扬州》,宣纸彩色印刷、附有精致漆器的《人居扬州》等;又与其他城市合作出版了《历代名人咏江苏》、《历代名人题咏连云港》、《当代诗书画咏镇江》、《历代名人咏常熟》等等,都极具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深受各级政府部门的欢迎。
当然,线装书在今日社会仍然属于阳春白雪,难免有曲高和寡之概。作为出版者,必须具备为传统文化甘愿奉献的足够耐心和毅力,精益求精,精心策划,精心制作,并不断推陈出新,出版更多更好的精品图书,让更多的读者接受它,喜爱它,真正将这一古老的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