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介:
1979年9月1日,泰兴电视正式开播。她就像一棵稚嫩的幼苗,沐浴党委、政府的春风雨露,恩承社会各界的关心厚爱,伴随改革开放的强劲足音,走上了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壮丽征程。30年励精图治,泰兴电视唱响的是一曲朝气蓬勃、激情跨越的改革之歌;30年艰苦创业,泰兴电视走出的是一条兼容并蓄、自强不息的开放之路。
——30年艰苦奋斗,泰兴电视事业经历了三次创业。一是1979年开始的从无到有的创业。在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帷幕,百业待兴的大背景下,泰兴电视事业的起步可谓艰难。机房是借用的卫生局的四间小平房,面积只有70平方米;铁塔是借用的华东电管局的微波站铁塔,信号覆盖半径只有9公里……泰兴电视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差转中央台一套节目。也就是从那时起,泰兴第一批电视人白手起家,克服重重困难,用创业激情、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为电视事业奠基。二是1992年以后从转播节目为主向自办节目为主的创业。1992年10月1日起,除转播中央台新闻联播外,不再担负转播中央电视台节目的任务,改为每周办三档泰兴新闻,不定期开办“银杏彩虹”栏目……在有限的人才和设备条件下,电视台干部职工在新闻、社教、文艺等各个领域大胆尝试、积极探索,逐步形成和发展了节目采编制作能力,泰兴的电视荧屏逐渐丰富起来,节目内容也日益贴近本地的社会生活。三是1998年以后从一般媒体跨向强势媒体的创业。1997年底,泰兴市广播电视局(台)与泰兴市文化局分设组建,泰兴电视台、泰兴市广播电视网络传输有限公司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广电局的领导下,展开了提升核心竞争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增强媒体公信力的新一轮创业。大规模的改版、大手笔的宣传、大力度的改革……泰兴电视事业呈现出方兴未艾、整体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30年开拓进取,泰兴电视事业实现了四个跨越。一是从单一频道、简单节目类型向多频道、多种节目类型的跨越。从最早的差转台到今天的新闻综合、影视娱乐、有线电视频道全天候播出;从最早的新闻消息,到今天的新闻、文化娱乐、经济资讯、生活服务、电视剧、电影等多姿多彩的电视节目,泰兴电视实现了在节目品类上的跨越式发展。二是从简陋的制作播出设备向现代化数字电视采编系统的跨越。从最初的M3、1820P摄像设备,到今天的全数字摄录一体机;从最初的简易演播室和机房,到今天拥有全数字新闻演播室、大型非线性编辑网络、现代化演播厅、硬盘播出服务器、6讯道转播车等,泰兴电视实现了技术装备的大发展。三是从人才屈指可数到拥有一支创新进取的学习型专业团队的跨越。创业初期,无论是技术还是采编,电视专业人才都是稀缺资源。今天,泰兴电视已拥有100多人的专业人才队伍,其中80%为专科以上学历,近一半毕业于相关电视专业院校,一个生生不息的人才梯队正在形成。四是从单一依靠行政拨款向具有自主经营创收能力的跨越。泰兴电视事业是依靠行政拨款起步的,1993年才开始涉足广告,当年实现收入200万元,到1995年突破500万元, 2001年突破1000万元,2003年突破1500万元,2008年突破2000万元,泰兴电视台的广告创收实现了快速增长。
——30年励精图治,泰兴电视事业实现了五个转变。一是从单纯的宣传舆论机器向以宣传、文化、产业功能兼具的媒体机构的转变。早期的泰兴电视充当的是“扩音机”的作用,今天的泰兴电视不但在新闻报道、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而且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泰兴、培育文明风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同时还正在释放它的产业能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扩张能力。二是从灌输式的单项传输模式向互动参与型传播模式的转变。早期的电视新闻报道是高腔调的灌输式传播,而如今的受众更容易接受平等的沟通和交流。2003年5月1日,泰兴电视台开办《市民论坛》互动节目,2004年4月19日,有线电视频道开办民生新闻栏目《大众关注》,这两档节目融合快捷的新闻播报、真实的社会记录、辛辣的批评监督、多样的互动参与等多种元素,迅速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在这些节目的带动下,有了其后的《新视野》、《访谈在线》、《社会广角》、《百姓生活》等栏目,实现了泰兴电视传播模式的转变。三是从节目创优向品牌经营的转变。2002年开始贯彻的品牌战略真正把电视节目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结合起来,从品牌栏目《泰兴新闻》、《荧屏视点》、《银杏彩虹》、《泰兴人》,到品牌活动、品牌主持人、品牌记者;从频道包装、栏目包装到人物包装;从品牌构建到品牌维护等,品牌意识已深入到节目生产的各个环节。《泰兴新闻》连续多年获江苏省新闻繁荣奖,多次通过省、泰州市广电局的新闻抽查,被省局确定为免检单位。电视专题片《生命之约》、《走进新四军的传说》、《门将高红》、《传承光荣》、《白发青藏》等获得省、泰州市“五个一工程奖”,无不彰显出品牌战略的硕果。四是从单一广告发布向全面营销的转变。多年来,泰兴电视广告经营最大的突破就是积极开展活动营销。“银杏仙子大赛”、“载人航天展”、“阳光宝贝大赛”、“房产博览会”等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五是从行政管理型向企业管理型的转变。经过多年探索、多轮改革,逐步推动泰兴电视在干部选拔、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等方面向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
——30年春华秋实,泰兴电视事业收获了六点体会。一是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是媒体发展的坚强保证。泰兴电视事业3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的结果。30年来,各级领导始终关注泰兴电视事业的发展,多次亲临视察指导,为泰兴电视事业的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二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是媒体生存的生命线。泰兴电视的30年是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的30年,也只有拥有清醒的政治自觉和灵敏的政治头脑,才能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新闻舆论鼓舞人、引导人、塑造人的功能,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与泰兴的改革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三是坚持“三贴近”和“开门办台”是打造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法宝。今天的泰兴电视每天播出自办新闻类节目100分钟以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地域特色,赢得了广大市民的持续关注。文艺娱乐、生活服务等节目同样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受众市场赢得了一席之地。此外,泰兴电视注重开门办台、兼容并蓄,广泛汲取先进的办台理念和经验,为自身的加快发展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四是创优、创新是媒体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泰兴电视事业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诞生,也依靠创优、创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的节目创新热潮带来了自办节目的大发展;1998年以来的精品节目生产、品牌栏目经营确立了强势媒体地位;2003年以来的创新管理催生了运行机制的高效灵活;2006年以来参与公众活动、举办公益活动的自觉提升了泰兴电视的社会影响力……无论是节目创新、品牌战略还是管理创新,都为泰兴电视事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五是事业、产业双轮齐转是媒体比翼齐飞的有效途径。新闻宣传是电视工作的“主业”,而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舆论引导和办台质量。30年来,泰兴电视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事业化办台、产业化经营,两手抓、两手硬,促进了事业繁荣和产业发展。六是坚持科技强台、人才兴台是媒体发展的重要基石。电视是一个大投入、重装备、高消耗的行业。30年来,泰兴电视始终坚持科技强台战略,不断提升采访、编辑、制作、播出设备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装备的数量和先进性已处于省、市县级台领先位置。人才是事业兴旺的保证。多年来,泰兴电视大力加强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思想作风、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团队正在形成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