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介:
明清文人小品。本书收录《菜根谭》、《幽梦影》、《围炉夜话》,以其隽永的文字,聊聊数语,点悟人生真谛,畅说生活体验。文辞优美,对仗工整,令人过目成诵,叹为观止,被后人誉为“东方智慧”之书。是一部价格适中,极有文化品位的图书。
附:出版说明
明清时期,中国的绝大多数文人在思想上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陆王“心学”的影响,基本认同了“致良知”的道德修养学说和“知行合一”的生活实践理论。这一时期,由于传统道德桎梏的松弛,文坛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极具个性、大胆表露性灵、直指人生本味的文人学士,如屠隆、陈继儒、吴从先、洪自诚、张潮、王永彬等;出现了一大批畅谈人生百味的清闲小品文,如《娑罗馆清言》、《小窗幽纪》、《菜根谭》、《幽梦影》、《围炉夜话》……这些作品,以其隽永的文字,聊聊数语,点悟人生真谛,畅说生活体验。文辞优美,对仗工整,令人过目成诵,叹为观止,被後人誉为“东方智慧”之书。
《菜根谭》,明洪应明著。洪应明,字自诚,别号还初道人,生活于明万历时期。这是一本平常人写给平常人读,感悟平常生活的书。书中多警句,被世人奉为待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全书分修省、应酬、评议、闲适、概论,全面讲述修身、处事道理。言近旨远,趣味盎然,问世四百馀年,不胫而走,流传极广。我社选用国内流传的通行本,书前附乾隆五十九年遂初堂主人识。
《幽梦影》,清张潮著。张潮(一六五0~?),字山来,号心斋,别署心斋居士,安徽歙县人。这是一本绝妙的奇书,是一部清新的随笔。书重“品”字,涉猎范围广泛。行文酣畅明快、人生见解独特,是明清小品中最值得後代文人学士称道的作品。我社选用世楷堂刻本为底本,书前有余怀等序,书後有杨复吉等跋。
《围炉夜话》,清王永彬著。作者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咸丰年间。这是一本短小精辟、富于哲理的戏世之作。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它与《菜根谭》、《小窗幽记》一起被後世并称为“处世三大奇书”。我社选用通行本,书前有清咸丰甲寅年王永彬序。
《菜根谭·幽梦影·围炉夜话》为我社出版的“文华丛书”之一。该丛书所选均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经典著作,开本适中,装帧典雅,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菜根谭》旧识:
余过古刹,于残经败纸中拾得《菜根谭》一录。翻视之,虽属禅宗,然于身心性命之学,实有隐隐相发明者。亟携归,重加校雠,缮写成帙。旧有序,文不雅驯,且于是书无关涉语,故芟之。著是书者为洪应明,究不知其为何许人也。
乾隆五十九年二月二日,遂初堂主人识
《幽梦影》旧序:
余穷经读史之余,好览稗官小说,自唐以来不下数百种。不但可以备考遗志,亦可以增长意识。如游名山大川者,必探断崖绝壑;玩乔松古柏者,必采秀草幽花。使耳目一新,襟情怡宕。此非头巾能戴、章句腐儒之所知也。 故余于咏诗撰文之暇,笔录古轶事、今新闻,自少至老,杂著数十种。如《说史》、《说诗》、《党鉴》、《盈鉴》、《东山谈苑》、《汗青余语》、《砚林不妄语》、《述茶史补》、《四莲花斋杂录》、《曼翁漫录》、《禅林漫录》、《读史浮白集》、《古今书字辨讹》、《秋雪丛谈》、《金陵野抄》之类,虽未雕版问世,而友人借抄,几遍东南诸郡,直可傲子云而睨君山矣!
天都张仲子心斋,家积缥缃,胸罗星宿,笔花缭绕,墨沈淋漓。其所著述,与余旗鼓相当,争奇斗富,如孙伯符与太史子义相遇于神亭;又如石崇、王恺击碎珊瑚时也。 其《幽梦影》一书,尤多格言妙论。言人之所不能言,道人之所未经道。展味低徊,似餐帝浆沆瀣,听钧天之广乐,不知此身在下方尘世矣。至如: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宜带春气。 婢可以当奴,奴不可以当婢。 无损于世谓之善人,有害于世谓之恶人。 寻乐境乃学仙,避苦境乃学佛。 超超玄著,绝胜支许清谈。人当镂心铭肺,岂止佩韦书绅而已哉!
曼持老人余怀广霞制
《围炉夜话》旧序:
寒夜围炉,田家妇子之乐也。顾篝灯坐对,或默默然无一言,或嘻嘻然言非所宜言,皆无所谓乐,不将虚此良夜乎?余识字农人也。岁晚务闲,家人聚处,相与烧.煨山芋,心有所得,辄述诸口,命儿辈缮写存之,题曰围炉夜话。但其中皆随得随录,语无伦次且意浅辞芜,多非信心之论,特以课家人消永夜耳,不足为外人道也。倘蒙有道君子惠而正之,则幸甚。
咸丰甲寅二月既望王永彬书於桥西馆之一经堂